「我想繼續上學,因為長大之後,我要讓媽媽不再住鐵皮屋。」
我的名字是Ishwor,一開始去上學的時候,我真的很開心,因為這樣才有機會讓爸爸媽媽不要再住鐵皮屋,也不要一天只吃兩餐。
在尼泊爾震央,韓國人種咖啡,中國人種茶葉,卻有群平均不到21歲的台灣年輕人,選擇在這裡種「教育」。
遠山呼喚發起「教育種植計畫」,幫助尼泊爾震央地區,重建完整的教育生態系,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至今,幫助350位受災孩子重返學校,當地輟學率從42%下降到2%,更讓小學升學率從10%提高到98%。
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林子鈞:「從2017開始去改變整體震央的教育環境,影響到3種重要的教育族群,第一個當然就是小孩,小孩有更多的資源,然後有圖書館、有書;第二個就是老師,老師有好的方法去教小孩用圖書館,那學校也有好的制度,可以去舉辦家長會;那最後被影響到的就是家長,他們以往都不想讓小孩上學,覺得是浪費時間,經過教育種植計畫之後,他們開始願意支持小孩的教育。」
用盡全力,他們的目的很不一樣──為了離開
林子鈞:「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離開,那就代表說,當地的老師、校長還有家長,可以自己去運用我們在當地投注的資源,讓這些資源一直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,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。」
種植計畫的點點滴滴,拍成攝影展,黑白照片給你最原始感動,還有導覽員直接為你介紹。
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蔡宛庭:「一直很希望我們在尼泊爾所從事的教育種植計畫,可以讓台灣的人比較立體的感受到說,是哪個小孩、他們的環境是怎麼樣。」
攝影展觀眾:「讓更多台灣人看見世界有更多需要,而不是我們在台灣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而已。」
蔡宛庭:「看到我們在當地的駐點團隊,他們也是跟我們一樣大的年輕人,在這之前他們滿腦子想的都是要到國外工作,因為賺錢比較容易。當他們開始相信他們可以貢獻自己所學,然後也為這個國家變得更好的話,我覺得我們在做的事情,是真的開始有影響力的。」
22歲,夢想正要發芽的年紀,這群台灣孩子,要讓同樣開始作夢的尼泊爾青年,有能力實現他們的夢。
採訪拍攝/林胤斈、姚婷婷、游彥喆
撰稿剪輯/林胤斈、邱巧玨、黃子瓔
影片授權/遠山呼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