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新科技是未來教會能不能存活,有沒有競爭力的關鍵!」5G、人工智慧、程式語言、區塊鍊、量子霸權等,這些你以為在科技雜誌上才會讀到的專有名詞,都在教會青年國是論壇上熱烈討論,因為這些科技不只是發生在科學家的實驗室中,更早已進入你我每天的生活。
新生命小組教會詹鴻恩牧師與方伶慈傳道分享,當5G技術實現虛實整合的新世界,這個全新的市場需要教會、牧者進場祝福;教會也要起來掌握AI技術,而不是被動讓AI決定命運;當程式語言已經成為世界通用的語言,教會要懂得與世界對話,才不會處於邊緣的處境。
陳逸年區長表示,「當你還覺得教會沒有必要進場,使用現有企業提供的服務很舒適時,我們可能將主權從上帝手中讓出給了世界。」
「不要懼怕新科技,」最後蕭志平區長也鼓勵教會,「科學家是從現象、事件去看世界的答案,尋找原因,但是教會是從上帝屬靈的角度來看這麼世界,我們有的答案一定比他們更準確。」並且鼓勵眾教會,「當我們在新科技的基礎上,看待新創藝、新創業、新媒體及新教育,才能看見智慧生態圈中,未來教會的面貌。」
新科技專題當中,也邀請專業人士: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、開發創新基金總經理郭大經、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等加入對話,為新科技與未來教會,帶來更多可能的激盪。
#新科技與AI生態圈─#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博士
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是「機器學習」,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博士談到,AI科技發展不斷被推動的原因,在於人無法完全客觀做決策,但AI科技運用機器學習,只要有夠大量的資料數據,就可以準確判斷,改善人在醫療、照護、生場線上檢查的失誤,而且AI會持續進步,但是人不一定持續進步。
「台灣要進入人工智慧的問題是缺乏人才。」陳昇瑋也表示,AI科技發展需要懂得決策、找到解決方向的人,以及打破產學之間的鴻溝。於是他兩年前開辦「台灣人工智慧學校」,不只栽培寫程式的工程師,更期待培養台灣人工智慧人才,使每個專業結合AI,能為社會提供更有意義的幫助,如避免疲勞駕駛、確保工安、超商即時品的調價等,期待透過AI教育,讓每個人不是被AI科技取代,而是人機合作,這也是為什麼教會要進場的原因。
「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,謙卑地跟隨神,被聖靈引導,用新科技觸摸人,使人得生命、得益處。」iM church行動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回應,人的思想與心靈終究是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,反倒要運用新科技成為祝福的利器,所以教會只要擁有敬畏耶和華的態度,就不用害怕新科技的挑戰。
新生命小組教會主任牧師顧其芸也鼓勵眾教會,一起為國家祝福禱告,讓政府首長有遠見,能快速進入智慧生態圈,也期待眾教會一起來辦AI人工智慧學校。
#新科技與創新創業─#開發創新基金總經理郭大經
「未來已來!」開發創新基金總經理郭大經,告訴教會,新科技在經濟與商業的應用已把大家想像著未來推進了。回顧過去互聯網時代帶來改變,三大趨勢構足著我們現在所有看到的產品:「數位化」大量降低成本、「行動化」能夠隨時隨地上網和使用服務、「雲端化」改變過去消費者擁有的概念成為使用的概念,過去是買斷產品,現在是長期的租用。
郭大經也繼續談到這三個關鍵字的科技演進與商業模式的關聯:
(1) 計算力大幅的提升:CPU速度進步了一萬倍,代表以前寫程式要跑三天三夜,但現在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,讓所有事情變得可能,包含AI的運算,為智慧生態圈打下基礎。
(2) 互聯網時代的互動: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核心,就是把眾人的智慧和資訊綜合起來,Google引擎每天被搜尋63億次,是靠著每個人每天在累積Google的智慧,而Facebook則是把人和人的屬性聯在一起,社群的發展也是因為人的連結,產生多少資料,分析消費者行為模式,就代表多少可能性在裡面。
(3) 5G時代的來臨:邁入人工智慧互聯網(AIot)的世代,所有設備的數據,將提供生活中各種應用,舉例來說,杭州的「未來酒店」,沒有服務生卻有各種設備提供從入住到餐飲等一切的服務、「城市大腦」把交通號誌和車流量連結起來,改善塞車問題或提供救護車最有效的路徑,或是應用在農業、醫療、智慧倉儲等。
(4) AI的行動方案:建議現今所有組織的CEO,面對AI時代該如何回應?第一就是盡可能發掘這個產業一切發展AI的可能性,第二是為自己的產品服務設立AI的樣貌,第三就是立即開始小型的實驗,第四要考慮到人應該怎麼因應、AI人才的培育,第五則是談到倫理,比如AI會不會影響人事遣散的問題等。
那麼未來教會的想像是如何呢?「不管有什麼科技,一定要回到教會,要和人相處。」這才是真正教會不能被科技取代的部分,郭大經也拋出許多可能性,比如區塊鏈的應用「共同帳本」,或用Chatbot技術讓社群留言不被洗版,或是加入情緒識別技術,重要的是讓資訊可回到牧者手中,更深入幫助牧養會友與粉絲。
#新科技與生活應用─#將來銀行 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
「科技始終來自人性」,「將來銀行」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借用這句名言回應新科技發展,所有人工智慧都在模仿人的行為,每個人提供的資料,都是AI能夠進步的原因。而談到用戶者體驗,不管是AR應用在美妝、服飾產業,讓你不用在櫃檯前嘗試40個顏色、或是試穿許多尺寸,還有美國超市Walmart引用補貨及掃地機器人,讓服務店員空出更多時間與顧客互動,都在說明科技在乎的價值來自人性,機器始終無法取代人的溫度。
很多人在問,失業潮來臨到底會不會發生。答案是肯定的,確實將有許多人會面臨到中年失業危機, 85%的工作會擴大採用新的AI科技,來取代現有的東西,但唯一讓你脫穎而出的還是「人味」,最後劉奕成執行長鼓勵教會弟兄姊妹,「不要忘記聚會,並且常常跟你想法相同的人聚在一起。」
在新科技與創業的浪潮中,自媒體社群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許景泰回應,不要陷入沒有能力的思想陷阱,要克服限制,「因為上帝已經命定我們每個人的版圖,要去把能力挖掘出來。」
他也提出幾個要點來回應新科技專題:
一、你需要「預備好問題」,了解痛點、問有感的問題,邁向規模化、市場化、跨國際,可以照顧更多人的需求。
二、你也需「具備一個不可複製的好秘密」,不吝惜去分享你的點子。
三、另外,不要陷入比較,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事情,常思考「我有沒有熱情」、「我可以做什麼」,去克服限制,而不要掉入能力的陷阱。
四、最後,不要一個人做,要做團隊。
記者 黃子瓔 王薏婷 /台北報導
編輯 吳婌萍
攝影 朱育里 林哲玄 蔡佩君
#人工智慧 #AI #未來已來 #新科技教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