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以撒承接國度產業 經歷百倍收成
「百倍收成」是上帝國度專屬的祝福,在新年的系列信息,新生命團隊首先談到亞伯拉罕如何被神呼召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,邁向上帝所賜的應許地,起來經營神國度的產業,成為帶出轉化的人。在聖經創世記第26章2-5節和12-13節,接著來看第二代以撒如何在應許地上經歷百倍收成。
上帝呼召亞伯拉罕,成為應許地上的經營者,神在地上要成就國度的計畫。原本上帝用七天創造天地,也創造人要生養眾多管理全地,讓世世代代,神榮耀的計畫能延續下去。但因著人犯罪,國度的計劃被破壞,使天上地下被分開,但神沒有放棄,祂要再次啟動國度百倍收成的計畫。
神揀選的這塊地原本叫「南地」,當神的主權介入,地開始轉變,成為流奶與蜜之地,人能在地上做經營者,在地上經歷轉化,有百倍收成。新生命講道團隊說:「在迦南地上最大的價值,是讓一個被上帝揀選的人,能完全的信靠上帝,讓一切從天上來的旨意流進地上,讓地上發生轉化。」
從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開始,南地轉化為迦南地的工作已進行7千年沒有停止,上帝持續藉著我們在做轉化的工作,帶出見證影響更多的地方。在舊約,神揀選一人、一家、一族、一國,就是以色列國,新約則是透過教會,兩三個人奉主的名,走到哪裡,就能帶出轉化,教會建造到哪,神的國就彰顯到哪,我們被揀選,不只是白白享受祝福,更是要做祝福的行動家,去到校園、社區、城市能轉化,翻天覆地,經歷國度百倍的收成。
產業的傳承
國度的傳承需要接班人來承接產業,亞伯拉罕年紀老邁,撒拉不能生育,雖然亞伯拉罕有忠心的管家以利以謝,有從吾珥到迦南地跟隨他的姪兒羅得,也有亞伯拉罕跟跟使女夏甲生的以實瑪利,但神親自應許不能生育的撒拉,要為他生一個兒子,起名叫以撒。上帝在乎這地的繼承者,是否是從信心生出來,是從神的應許而來,不能只是很忠心、會做事、能被託付、很有恩賜,也不是憑肉體人意,有信心才能帶出轉化,承接國度的產業。
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後嗣,他在爸爸很老、媽媽不能生育時被生出來,他的生命是奇蹟,轉化奇蹟是他的命定,面對自己的落差太大,有無信心在爸爸信心的基礎上,帶出轉化生命改變的大能。
以撒不像亞伯拉罕千里迢迢被呼召來到迦南地,迦南地就是以撒的故鄉,像有些人從小到教會長大,可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,以撒真正要面對的是,能否好好蹲點,願意選擇經營這地。
以撒要承接父親的呼召,需要付上代價,不像亞伯被呼召的過程,神不斷說話啟示。以撒的名字是上帝所取的,有呼召、有應許;當亞伯拉罕按啟示把他獻上,他要為呼召付代價,被主分別,把自己獻給主,單單選擇回應為主而活。
亞伯拉罕白手起家,以撒則是天生的富二代,家裡產業雄厚,應有盡有,求主給我們一個經營應許地的信心,生在這個家大業大的教會,我們不只來此享受一切信仰產業,更要站在爸爸的基礎上,讓這塊地不斷充滿死裡復活、使無變有的大能,有新事發生,讓神國度的計畫能不斷傳承。
帶出轉化的大能
新生命團隊帶領弟兄姐妹透過聖經中的四個例子來看,上帝如何透過以撒帶出轉化大能:
1.獻為活祭生出信心
神要試驗亞伯拉罕,把以撒獻作活祭,以撒在獻祭途中都充滿疑問,直到被綑綁放在壇上,要拿刀劃下去那一刻,心中一定很難理解,但上帝要讓我們在每個不明白、矛盾的過程,擴充我們的信心。唯有如此,以撒才能建立實底的信心,回應上帝的應許,讓死裡復活、使無變有的DNA能傳承,在不可能中帶下國度轉化的大能。
2.婚姻情感被主分別
以撒40歲還沒有娶妻生子,亞伯拉罕不願以撒在迦南地娶親,差遣老僕人回到本地本族父家幫以撒找媳婦,新生命團隊說:「生命中的另一半很重要,要跟你一起承受呼召,承接產業,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事,是兩個家庭、世世代代、神國度的事!」求主分別我們的每件事,都跟神國度的產業有關,不可隨意參雜己意,神要把國度透過你轉化出來。
3.饑荒經歷百倍收成
在亞伯拉罕的日子,有一次饑荒,如今又有饑荒,以撒可能本來要離開了,但神向他顯現說這是神所賜的應許地,要以撒留下來,因為留下來才有機會改變轉化,經歷上帝國度的大能,愈是饑荒時刻,上帝國度的彰顯就愈大,以撒聽從上帝的話,選擇在那地委身耕種,不受環境和自然律限制,經歷國度超自然供應,經上說那一年有百倍收成,他就日漸昌大成為大富戶。
4.遭到攻擊依然興旺
最後帶下百倍收成的以撒,遭非利士人的嫉妒,就塞住他挖的水井,以撒找到父親時代已挖通的水井,他繼續挖掘新的水井,在生活中,在每個快忘記你在應許地的日子,仇敵不停找碴,神允許這樣的過程,透過不斷衝突爭戰,把國度領袖管家塑造出來,以撒選擇持續經營國度,神讓他開創新的路,看見、挖到新的水井,源源不絕供應以撒和這塊地,帶下改變和轉化。
以撒傳承父親信仰,把信心的DNA活出來,站在他的父親、巨人的肩膀上,他不活在富二代的安逸中,而是正面迎戰富二代的挑戰,每個過程神不斷轉化改變以撒到位,讓他成為國度的接班繼承者,持續轉化出國度大能。求神也要呼召我們每個人起來承接國度產業,帶出上帝國度的使命和計畫。
記者金郁汶/台北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