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我們相信一神、多神或是無神,這些都屬於我們的世界觀。羅比博士說,你所相信的定律決定你的身份,就定義了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,因為人從一開始就在尋找以下四個問題的答案:
問題一:我從哪裡來?
人類從哪裡來?觀察大自然,所有的生命都是從生命而來,無法證實,生命的從無到有。
問題二:我為何存在?
是否我們在世上的使命是「好好的享受的人生」?但為何我們要享樂呢?宇宙萬物裡,每件事物的存在都有目的,那我們存在的目的為何呢?
問題三:我該如何活?
若有一位神,就有道德觀,是非善惡,那我該跟善的,還是跟惡的?
問題四:我要去哪裡?
死了之後,我會到哪裡去呢? 還會有來世、天堂,或是樂園嗎?
羅比博士除了歸納這四個人類史上最大宗的問題,也給了三個檢驗的原則:
檢驗一:邏輯性上的一致性:
用科學及反覆證明可以成立。
檢驗二:足以構成推論:
擁有準確及充足的證據可以支持這樣的論點。
檢驗三:是否符合通用性:
在生活中可以實踐應用。
歷史上有許多聖經之外的作者也描述過耶穌,但大部分我們對耶穌的認識從聖經而來,聖經可靠嗎?聖經最獨特的地方在於,非同一位作者寫成,並且是在1500年串聯起來,這些作者經歷有的是君王、漁夫、牧羊人、學者、戰士、醫生、稅吏等,語言也不一樣,有律法、詩集、譬喻等文體,這些作者寫作時,有榮華富貴時、坐牢時、貧窮時、逃亡時,但無論如何都指向一位神。
聖經中的舊約距離新約至少400年,其中對耶穌出生的預言,每個細節更是準確到令人難以置信,甚至耶穌被人背叛、以及預言耶穌上十字架上時一根骨頭都沒斷。
羅比博士說,雖然每個人的觀點可能都不同,但大部分的人卻無法解釋自己的世界觀。在彼得前書第3章第15節說道:「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,就要常作準備,以溫柔、敬畏的心回答各人」,提醒基督徒必須裝備自己有真理的基礎,因為挑戰會自己找上門。
基督信仰絕對經得起考驗,在希伯來書第11章第1節說:「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」真實的信仰是有實底,聖經也同時告訴我們,不一定要科學家,只要透過觀看大自然,看見這些多到數不清的巧合及完美的設計,我們就能察覺有一位創造者。
每個時代、每個思想,都在尋找一個最完美的標準,但耶穌來的身分表明自己是「神的兒子」,並親自成為神的話,也就是「道」,並且成為人可以相處、可以親近的「肉身」。
耶穌從一開始就講得明白,若不藉著他沒有人能夠真正了解天父的心意,耶穌表明自己就是真理,他是完全的人,所以能體恤人的軟弱也有十足的人性,他也是那位完全的神,宇宙的創造者,「太初有道,道與神同在,道就是神。」(約翰福音1章1節)。
所以耶穌最了解我們,藉著祂,就能恢復我們跟上帝的關係 ,不是因為我們做什麼,而是因為我們的身分是「神的兒女」,為何這樣的身分如此重要?
「我的兒子可以問我,為何造了我?因為我想要愛你!那我到底該如何活?如果你存在的目的是要來滿足我,兒子,讓我來教你如何活你的人生,不只是讓我為你感到驕傲,而是因為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!」
羅比博士告訴教會,天父的心意從來不是要我們被限制,當亞當在伊甸園接下分別善惡樹的果實時,他心裡所想的卻是「願天父成全我的旨意」,而在「末後的亞當」耶穌的身上,我們看見一個最偉大的禱告,在科西馬尼園裡,耶穌把臉伏在地上,如此禱告,「我父啊!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!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」
基督教以外的宗教,講求的是從外到內的改變,用遵守規矩來換取結果,但耶穌卻邀請我們與祂建立關係,成為朋友,這不代表我們沒有道德規範,而是我們的動機,不是為了換取永生,而是活得像神,恢復當初神創造人的形象樣式,可以管理這地、生養眾多,如此榮耀我們的天父,這就是基督教跟別的宗教最顯而易見的差異。
記者金郁汶、鄧天心/台北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