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曾經想禱告,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該說什麼、無力禱告?或者在禱告時很快就詞窮,甚至不小心睡著?有時候我們也會想:「禱告真的有這麼難嗎?我這樣禱告,神聽得見嗎?」
本週的信息,我們將透過耶穌教導門徒的主禱文(馬太福音6:9-13),帶領大家重新認識禱告,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自然的一部分。
耶穌教導如何禱告
在馬太福音 6:9-13 中,耶穌親自教導門徒如何禱告,祂強調禱告是可以被學習和引導的。禱告不只是個人的事,也是群體的事,最重要的是,它應該符合神的心意,而不只是滿足個人的願望。
耶穌說:「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……」這句話提醒我們,禱告有正確的方式。祂特別警戒門徒,不要像法利賽人那樣假裝虔誠,或像外邦人一樣機械式地重複無意義的話語。
真正的禱告,應該是發自內心,並且對齊神的旨意。
許多人覺得禱告不難,但事實上,禱告有其深度和次序。耶穌教導我們,禱告不只是為了表達需求,而是要與神建立關係,並讓我們的生命與神的國度對齊。這樣的禱告,才是真正有影響力的禱告,也能讓我們經歷神的同在與祝福。
認識禱告的對象 —— 我們在天上的父
1. 祂是天上的「父」
禱告不是一種儀式或規矩,而是與一位愛我們的父親對話。當我們接受耶穌,就成為神的兒女,因此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神面前。無論我們在職場、家庭或學校,當我們禱告時,就能帶下神的祝福與改變。
2. 祂是「我們」的父
禱告不只是個人的事,也是群體的力量。世界上最大的教會之一——韓國的純福音教會,非常強調禱告。他們透過晨禱、通宵禱告,讓整個教會充滿屬靈的能力。所以我們不只能獨自禱告,更可以與肢體一起禱告,彼此扶持,讓神的愛影響社會。
3. 祂是「天上」的父
「天上」代表神超越我們人的有限與困難。當我們禱告時,不是單靠自己的力量,而是從神的角度來看事情。讓我們可以超越眼前的難題,並且在信心中經歷突破。
禱告的三個「願」望
在 主禱文 中,耶穌教導我們禱告的優先順序——先為神的計畫祈求,再為個人需要禱告。這就是「三願」與「三求」的概念。
前半部分的 「三願」與神的榮耀、國度和計畫有關,提醒我們先關心神的心意。後半部分的 「三求」則是關乎我們的生活與需要。
我們常常在禱告時,習慣先向神求自己的需要,但耶穌的教導提醒我們,當我們先關心神的名、國度和旨意,我們的禱告將會更有力量,也能更對齊神的計畫。
1.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
神的名代表祂的性情和計畫。在禱告中高舉神的名,不只是口頭尊崇,而是讓神在我們的生命中被看為最重要的。當我們選擇尊神為聖,我們的生命就會被改變,開始活出與神對齊的價值觀,並且經歷神國度的豐盛與祝福。
主禱文的第一個願望提醒我們,真正的禱告不是先求自己的需要,而是先讓神的名被尊崇。當我們願意先這樣禱告,我們的生命就被分別為聖,經歷屬神的豐富與祝福。
2. 願祢的國降臨
「神的國」是整本聖經的核心,但很多時候,我們的禱告關心的不是神的國,而是自己的計畫、夢想和成功。我們渴望自己的世界順利、事業有成、生活穩定,但卻很少思考:神的國度是否在我們的生命中掌權?
耶穌教導我們禱告 「願祢的國降臨」,並不是要我們推動神的計畫,而是讓我們自己回應神的計畫。這句禱告的真正意義,是讓我們的生命 從「世界的國」轉向「神的國」,願意降服在神的掌權之下,並且成為神國度計畫的一部分。
3.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
我們常常在禱告中,希望事情按照我們的期待發展,但耶穌提醒我們,真正的禱告不是要求神照著我們的意思行,而是學習順服神的旨意。
神的計畫遠超過我們的理性與經驗,有時候,我們所求的未必真正適合我們,因此可能「有求不一定應」。但當我們學習用 神的眼光來看事情,我們會發現,神的安排比我們想像的更美好。
當我們願意順服神的旨意,讓神來帶領我們的人生,我們的禱告就不再只是求「我的夢想成真」,而是求「神的計畫成就」。 這樣的禱告,會帶來真正的改變,使我們的生命不再受限於自己的框架,而能活出神所預備的豐盛。
讓禱告成為我們的生活一部分
當我們按照主禱文的順序來禱告,先求神的心意,再求我們的需要,我們的生命將會對齊神的計畫,經歷更多的祝福與突破。相反地,如果我們總是先求自己的需要,然後才想到神的國,那麼結果往往是:既不能滿足神的心,也不能真正滿足自己。
耶穌透過主禱文教導我們,不只是要我們會禱告,而是希望我們在禱告中經歷祂的能力與帶領。
讓我們一起操練禱告,讓禱告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,並從中經歷極大的翻轉與祝福!
本週試著挑戰自己花五分鐘,依照「三願 & 三求」的順序來禱告,看看神會如何帶領你的生命吧!
記者任潔玲、葉嬡儒/台北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