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興起建造開跑,何玉峯長老傳遞建造教會的藍圖,從《約翰福音》1:35-48來看,耶穌如何在地上開創一個從無到有的教會。
「建造教會最不容易的地方,就是從無變有。」何長老說,教會的建立始於上帝的話被傳講、被分享,當有人聽見、領受、跟從,便會繼續分享,吸引另一個人來到主面前。「當信仰自然分享出去,建造就開始了。」何玉峯長老勉勵弟兄姊妹來跟隨耶穌,把基督信仰自然分享出去。
把門徒引薦給耶穌
施洗約翰的服事開啟了這段旅程。在《約翰福音》1:29-34,施洗約翰在約旦河邊傳講信息,為耶穌作見證,這是約翰和他的兩個門徒第一次遇見耶穌,並向兩個門徒指明:「看哪,神的羔羊!」
第二天,他「又」站在相同的位置,何長老指出,這邊原文少翻一個字,就是前面的「又」(again)站在那裡,「又」站在昨天站的那裡,約翰特意把門徒帶到耶穌面前,讓他們有機會跟隨主。
「他好不容易把門徒帶起來,卻甘願送給耶穌,因為『祂必興旺,我必衰微』,」這是施洗約翰的信仰告白,何長老解釋,「衰微的原文是『消失』(disappear),最終要完全隱退於基督的榮耀之下。」
建造教會不是雙贏(WIN-WIN)的策略, 不是「祢興旺,我也興旺」,而是把自己最寶貴、最捨不得的,帶到基督面前,因為有一天,我們都會消失(disappear),只有主永存。
跟隨耶穌 與祂同住
信仰不只是知識,而是行動。施洗約翰所傳的是悔改的洗,「看哪,神的羔羊,除去『世人』罪孽的!」,「世人」又譯作「世界」,基督的福音沒有地域限制,光來到世界,要照亮世界,約翰要為真光做見證。耶穌來要救贖全世界,施洗約翰說:「我來是用水施洗,但在我以後來的,要用聖靈施洗。」聖靈的洗不只在約旦河邊,更要覆蓋整個世界。
施洗約翰把基督推薦給兩個門徒,他們聽完就沒多問,簡單的就選擇跟從。
正因為凡接待耶穌,就是信祂名的人,跟從就是信心帶出的行動。
耶穌問他們說:「你們要什麼?」跟我的目的是什麼?他們回答:「拉比,在哪裡住 ?」代表你住哪,我住哪,我在哪裡可以找到你,我要跟著你。
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——我們跟隨主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
他們回答:「拉比,在哪裡住 ?」—— 意思是:你住哪,我住哪,我在哪裡可以找到你,我要跟著你。
何長老指出,當時門徒們跟隨耶穌,醫病趕鬼,路上門徒是需要自備糧餉的。意味著跟隨耶穌並非輕鬆之事,而是一種委身。 然而,耶穌並沒有給他們過多解釋,只是說:「你們來看!」
於是,他們去了、看了、並與祂同住。這正應驗了《馬太福音》18:19:「你們當中若有兩個人,在地上同心為甚麼事祈求,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。」教會雖然只有耶穌與兩個門徒,這教會草創時期,卻已是屬靈建造的開始。
自然分享 作主見證
真正的信仰不會隱藏,而是會自然分享。
其中一位門徒安德烈,在與耶穌同住後,他「先」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,「第一時間」(the first thing),找到他的哥哥西門,迫不及待地告訴他:「我們遇見彌賽亞了!」很自然把自己看到聽到的,最優先去告訴他的哥哥。
「真正信主的人,不會憋著不說。」而是自然就會找人分享自己的得著。
何長老指出,我們傳福音常常會擔心很多,覺得還沒有預備好,想說先禱告一段時間再說,或是有一套公式,甚至還要別人來鞭策,才會去執行,但傳福音、建造教會是很自然的,在一步步中自然的發生,不用一次對很多人,一個個傳遞,找到家人很簡單,你預備再多, 他也未必會信 ,見證就是把聽到看到的,說出去就可以了。
「傳福音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, 用最自然、最像你的方式分享,成不成交結果交給上帝。」
他回憶自己帶父親信主的經歷:
他的父親是一名法官,知識淵博,思維縝密,與他相比更聰明、更有見識。
他在爸爸離世前兩年,爸爸因身體不好,常待在家中養病,他跟上帝禱告,抓住機會帶爸爸信主。當時他還是個學生,有一次邀請爸爸去聽一場大型佈道會,扛著父親爬上體育館的階梯,結束後帶爸爸回家,聆聽福音信息。
「當我問他要不要信耶穌,他只說了一個字:好!」
上帝親自呼召揀選
耶穌對安德烈的哥哥說:「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要稱為磯法。(磯法意為磐石)」
彼得後來成為建造教會的磐石,上帝呼召他進入新的生命,也將他從世界中分別出來,與基督連結。
同樣地,耶穌找到腓力,並對他說:「來跟從我吧!」腓力應該聽過施洗約翰講道,他跟彼得和安德烈同城,他們可能是朋友,耶穌找到腓力, 腓力隨即找到拿但業,邀請他一起來見耶穌。
然而,拿但業應該是個多疑的人,聖經讀得很好的,只因為耶穌來自拿撒勒這個小地方。就說「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東西嗎?」但腓力沒有與他爭辯,只是說:「你來看!」
何長老強調:「神設立教會,就是讓人透過福音,親自遇見耶穌。」
耶穌不僅點出彼得的未來,也深知拿但業的過去 —— 即便沒有人知道他曾在無花果樹下默想,耶穌早已看見!
這提醒我們,主早已預備我們的一生,祂的呼召不是偶然,而是祂奇妙的計畫。
委身建造 服事教會
何長老分享了以色列祭司制度的傳承 —— 祭司必須從從5歲開始讀利未記,在父母耳濡目染之下,學習怎樣成為潔淨的人,過潔淨的生活,避免沾染污穢,一直到20歲,正式進入服事崗位,要跟老利未人實習10年,30歲才正式掛牌開始服事,他可以服事20年,到50歲要下崗,用10年時間去教20-30歲以色列實習的利未人。
利未人的服事傳承持續了3000多年,從亞倫家族一直到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,純正的利未人血統傳承了至少1500年,這是上帝奇妙的作為。
「你過去的生命,就是上帝一直眷顧、預備,讓你能夠遇見祂。」
興起建造,從領受開始!
「我們都成為基督的身體,祂的門徒,屬祂的教會!」
何長老勉勵弟兄姊妹,緊緊跟隨主,起來服事教會。建造教會,不是靠複雜的計畫,而是從最簡單的根基開始——自己領受、跟從、不停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