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充滿挑戰與誘惑的世界裡,神正在興起一群願意為祂分別為聖的年輕人。參與【拿細耳人集訓】的青年們,不只是經歷了一場聚會,更在這四天的時間裡,真實地遇見神、回應呼召,並決心以生命見證祂的作為。
活出不一樣的生命|林予芯
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我們的信仰深度,拿細耳人的呼召並不是我們尋找神,而是透過神來找到我們的命定。予芯體會到,若有一件事讓我們跌倒,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挪去,這是一種激進的渴望與迫切。
正因為每一日生活裡的世界充滿壞消息,媒體和社交網絡24小時不間斷地傳遞各種令人沮喪的訊息,讓人容易陷入無力感。但神給我們的世界觀是不同的,祂讓我們明白,每個時刻都是祂計畫的一部分,並且我們在祂裡面能夠得勝有餘。聖經中雖然也描述了許多困難與挑戰,但這些並不是故事的終點,而是神彰顯大能的鋪陳。
拿細耳人的生命不只是願意為神付出,更是要認識真正的犧牲。我們無法替代別人承擔罪孽,唯有耶穌基督的寶血與十字架能救贖人類。我們的委身、犧牲,都是為了彰顯耶穌更高的愛,並且願意為祂的名與福音全然擺上。
信仰不再是習慣,而是親身經歷|余亞希
這段時間亞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和失眠,即使身體再疲憊,內心的煩躁卻讓亞希無法入睡。然而,在特會第一天,台上的呼召邀請失眠的人上前領受禱告。亞希那時走上台,牧者為她禱告,求神除去一切的謊言與鎖鏈,並賜下真正的平安。
那天回家後,亞希難得安穩入睡,焦慮感全然消失。並深深體會到,當我們選擇交託給神,祂就親自動工,帶來釋放與醫治。
信仰有時候會變成一種習慣,讓人漸漸忘記最初的感動。亞希說曾經自己只是在「為了信而信」,直到一次禱告中,她渴望聽見神的聲音,而祂真的對亞希說:「我是愛你的神。」這句話讓亞希彷彿回到信仰的起點,再次感受到祂無條件的愛。
信仰不只是遵守規則,而是回應祂的愛,並且選擇住在祂裡面。
在禱告中,她更深體會到神對她的呼召——要成為拿細耳人,為國中生禱告。亞希當下不斷向神禱告:「求祢把國中生賜給我們,讓他們認識祢!」但這條路並不容易,過程中充滿挑戰與掙扎,甚至讓亞希懷疑自己是否能堅持下去。
然而,每當她選擇倚靠神,祂就親自回應亞希,讓她看見禱告的果效。許多國中生開始經歷神,生命被改變,這讓她更確信,神的心意是要拯救這世代,而祂必要成就。
禁食與代禱,帶來真實的改變|廖彥銘
彥銘表示,當初完全不知道拿細耳人集訓到底是什麼,只是因為牧師推薦才來參加。但現在回頭看,彥銘他無比感謝神,因為這是一場徹底改變自己的經歷。
這是彥銘他第一次體驗如此自由的敬拜讚美,透過肢體語言讚美神,原來是如此震撼且真實。在特會的前半段,牧者不斷挑戰他們這群青少年:「你到底有多渴慕神?你的盼望有多少放在神裡面?」彥銘他開始思考,信心的程度將決定自己如何經歷神,也決定我們能握有多大的屬靈權柄。
禁食操練讓彥銘更深體會人真正的需要。當物質的供應被挪開,他更渴望神的同在,也更珍惜神所賜的一切。
禁食不只是少吃一餐,而是將時間真正分別出來與神對齊,不只是身體的飢餓,而是靈裡的追求。
這次最震撼彥銘的經歷,是親眼見證神的寶血與代禱的能力如何帶來突破。這不再只是聽說的見證,而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實。彥銘開始意識到,自己過去對神的認識太過有限,他需要更深入地明白祂的作為,並且運用祂賜給自己的恩賜持續往前行。
神正在興起新世代的拿細耳人
這次集訓不僅改變了青少年對信仰的認識,更讓這群孩子真實地經歷神的工作。神正在興起一批願意為祂分別為聖的年輕人,挑戰信靠主的每個人都能活出更純粹、更有信心的生命。
相信這不只是一場聚會,而是一場運動,正在點燃新世代的屬靈復興。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神的器皿,在各自的生活圈中,持續影響、持續發光,成為真正的拿細耳人!